位置 :  主页 > 新闻动态 >
咨询:13723468235 牛经理

逆风上市 阿里估值前景堪忧

5月7日,阿里递交的上市招股书中,筹资目标一栏象征性地写了10亿美元,不过金融机构对阿里的估值从800亿美元到2500亿美元不等,跨度之大,表现出市场对这家公司估值前景的担忧。

那么,抛开移动端势弱、淘宝假货和支付宝事件这些影响阿里估值的因素不谈,还有什么能阻挡阿里这头巨鲸吞下2000多亿美元的美股份额呢?

事实上,在新浪微博上市之时,全球科技股即已经显出暴跌颓势。美股经历了过去五年的牛市后,投资者纷纷抛售科技股和生物科技股,转向投资具有内在价值的防御型股票。一度引发了有关互联网泡沫破碎的猜测。在此全球科技股普遍下跌的趋势下,阿里上市估值,被蒙上一层阴影。

简而言之,从大环境来讲,当下并不是阿里赴美上市的最佳时机,不过迫于与雅虎之间的协议,马云必须顶着风浪让“阿里”这艘巨轮出海。

曾有美国基金公司担心,如果阿里巴巴要上市,可能会抽走很多其他股票中的资金,因投资者要为阿里巴巴IPO筹集资金。事实证明阿里的力量不容小觑,这家公司宣布递交IPO申请当天,推特、谷歌、微软、新浪、网易、百度这些美股上市的公司股价应声下跌。有网友戏称,马云打了个喷嚏,美股就刮起了龙卷风。

不过,这样的“蝴蝶效应”也不见得全是好事。阿里的闯入美股吸引资本的关注的同时,也必定会引起美国本土上市企业的警惕,所谓枪打出头鸟,阿里不仅要面对科技股暴跌的环境下的各种变数,还要应对来自美国本土公司的阻击,形式不容乐观。借用我最近看到的一句话来为以上成述背书,“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生活的世界足够复杂,对我们的世界要心存敬畏”。

另外一方面,马云们也深知投资者偏爱“高科技股”。所以此次重返IPO,为了给市场更多的想象空间,阿里一直试图脱掉“纯电商公司”的标签。一年多来,马云对外界频繁灌输,“阿里是家大数据、云计算公司”,但就短期的情况来看,这些更多得是停留在概念上,并无实质性的产品落地。而为了能“圆”上市故事,阿里方面只能不断以收购或入股“增肥”,衍伸自己的产业链。

不过,仔细观察这些扩张边际的行为。不难发现,与在美的许多公司相比,阿里方面少了许多让投资者眼前一亮的东西,纵观这两年阿里投资的十几家公司,从高德、优酷到微博、银泰,无不是围绕现有的电商业务展开(抢占流量路口)。至于花重金控股的恒生电子、天弘基金则是为未来的小微金融集团铺路,与这次的阿里上市并无直接关系。

当然不能忽略的是,阿里曾于今年的1月和3月分别入股了中信21世纪(医药零售商)和文化中国,展开在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布局。这些投资并购不能不说相当稳健,但却缺少想象力。反观美国的科技公司,布局都颇为深远。以谷歌为例,谷歌一直依靠搜索方面的收入,不断在高科技领域有所探索,例如无人汽车、超高空(平流层)Wi-Fi气球,它所开启的这种想象力,不但令美国股市的投资者疯狂,也令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受益。而相较之下,阿里关注的还只是未来5年、10年的事情。亦或如我的一位朋友提醒那般,“阿里本来报定在港股上市,被港股拒绝前所有的投资和收购都是以在港股上市为背景,早前的‘落子’并未考虑到迎合美股投资者”。

如若不幸言中,一向擅长讲演讲的Jack  Ma,这次就是拿着一个为中国投资者准备的故事去讲给美国人听。能否获得高估值看来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后,我大胆做个猜测,阿里方面的理想估值在1500亿美元左右,估值太低,无法向雅虎、软银这些投资方交代;估值太高,却是马云、蔡崇信这些高管不愿意看到的。站得越高,跌得越惨,深蕴太极阴阳之道的”风清扬”不会不懂这点。(文中Jack  Ma和风清扬均为马云代称,知者请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