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n5 p) f! d( D8 V
- b- p4 Y% t+ Q% f, o+ q/ m9 Q3 g% k
這兩天爬文找了些 FreeNAS 的文章,原因是既然在手邊那台跑 Debian 的機器上搞定 libvirt / KVM 了,正好可以用來瞭解一下怎麼弄 NAS。' K! O1 T1 @* M5 ^
原本我只知道 FreeNAS 這個在 2005 年由 Olivier Cochard-Labbe 及 Volker Theile 基於 FreeBSD 開發的專案。爬文後才知道,在 2009 年時,Olivier Cochard-Labbe 曾發表聲明,表示從 FreeNAS 0.7 版開始將停止開發任何新功能。之後,則由 iXsystems 公司接手了原來的 FreeNAS 計畫,並進行大量的重新改寫,同時也將原本的網頁框架 (Web Framework) 由 PHP 的 m0n0wall 更換成 Python 的 Django。2011 年 5 月 2 日,由 iXsystems 公司發表了改寫後的 FreeNAS 8.0,其授權方式依舊採用 BSD 授權。 r0 o/ V5 D% w& g, l
FreeNAS 的另一位主要開發成員 Volker Theile 則是將原來計畫裡的相關功能轉移到 Debian GNU/Linux 上重新改寫,然後成立了另一個開放源碼的計畫,並命名為 OpenMediaVault,而授權方式則採用了 GPLv3。3 H1 i. f" N) B3 f. N
此外,也有部份的開發者延續了原來 FreeNAS 0.7.2 的 WebUI 及設計,將底層的作業系統更換成 FreeBSD 9.x,並成立了一個新的專案,命名為 NAS4Free。- v: J8 c8 [: t) i" i2 _, @$ o4 N9 e
爬文得到的資訊表示,FreeNAS 8.x 及 NAS4Free 支援了 ZFS 這個很特別的檔案系統;而基於 Debian GNU/Linux 的 OpenMediaVault 則支援 iSCSI 及 LVM,但似乎不支援 ZFS。$ r0 V) {! @ s6 {/ _
# `! V# T+ G) P3 }. `9 Q
' m5 R6 t! z k1 w3 T在瞭解完整個歷史背景後,又大略地先翻過 FreeNAS 8.x、NAS4Free 及 OpenMediaVault 網站上的說明,也可以發現這三個選擇彼此間的差異不小。既然那台跑 Debian GNU/Linux 的機器磁碟空間足夠,系統也負荷得下,那麼乾脆將這三個都裝起來,分別來比較比較囉!^^
# G, @. e3 B! L$ ^/ \7 H 2 T( o: ]0 l$ `9 i
9 o3 h+ S( p! U! W4 t5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