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钟,客户的电话像颗炸弹一样砸过来:“你上次修的电脑,出大事了!”语气里满是质疑,搞得我一秒变“嫌疑人”。毕竟,前几天帮她远程过一次,远程软件的密码只告诉过我一个人呀,出了问题,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了。客户是在国贸大厦现在这边又无法脱身,财务小姐姐声音里带着点惊恐:“中午我睡个午觉,微信居然自己跟别人发文件聊天!手机在旁边充电,我碰都没碰,吓死人了!”( @* y: G) H6 f+ q2 t1 n/ z
4 x1 l" h4 S" ] Y' z0 R* B# q
7 q. }0 z/ S1 `6 O; o: Y
我心想:麻烦了,电脑中毒了。
1 i9 o/ s2 s7 W! y( s第一步:电话“排雷”,结果隔行如隔山为了洗清嫌疑,我先试着电话遥控指挥,让她检查几个关键点:任务管理器、后台进程、最近的网络活动……可没聊两句我就发现,隔行如隔山,财务小姐姐完全抓瞎,描述得云里雾里。没办法,远程接管吧!挂上 ToDesk(我常用的远程工具,海外才用自建的服务器),一头扎进她的电脑。0 F! ^# r3 A3 v. D7 [
5 v c0 _" _# ]第二步:进程排查无果,服务里找到“可疑分子”) l& |9 s% g! C' N
登录后,我先扫了一遍任务管理器,进程列表里没啥明显可疑的家伙。接着检查服务列表,果然发现了两个陌生的服务,名字看着就不对劲,像是临时起意的“马甲”。我试着停掉它们,结果这俩货跟打了鸡血似的,立马又自动强制启动了!
6 g5 l$ n' x. }" A0 ^5 v! ]( B: k; f% Z. X' u
这台电脑是财务专用的,装了一堆 U 盾和银行控件,乱停服务风险不小——万一搞错,银行系统登不上去,我又得背锅。没办法,先把这两个服务禁止掉,暂时锁住它们的“作案通道”。) }: t7 z3 J& P9 R9 @% ]
) _4 ?) j) x R1 H# R
第三步:日志深挖,VNC“现形”
0 s3 j- Q+ X* ~0 s/ V f服务暂时搞定,我转头去看系统日志。这一看不得了,日志里赫然记录了几条 VNC的调用痕迹,时间点正好对上财务小姐姐午睡的那会儿!
1 h& T m4 Z; W$ k a* U. s, a8 G( F2 O) p. |2 v. w7 p
问题来了:这台电脑我从没装过 VNC。我远程喜欢用 ToDesk,海外才用自建方案,VNC 压根不是我的风格。更关键的是,日志显示 VNC 调用失败了,但程序痕迹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像是黑客“作案”后擦了屁股就跑。' O! `/ Y* R) Y$ L c: m# P" W
好消息是:不是 ToDesk,嫌疑洗清! 坏消息是:这明显是被入侵的节奏。问题并不大,因为IT架构是我做的,有比较完善的容灾机制,即使这台电脑丢掉也没太大关系,重要文件在服务器上,即使入侵者删除了服务器上的文件 也没关系,还能恢复,所以问题不大。
' H0 F+ }4 t. B: C4 l( @7 V
$ H. Q8 \5 `$ { b( M% k: t第四步:检查活动的网络联接找到出去的IP和端口。
" a% R2 t4 j, {; |( ~9 w& e. h/ Q; \& H" ^: g L! X* v+ b
找到异常的网络连接,指向一个陌生的 IP 地址和端口。4 e8 n: [7 x3 | H* N: }
顺着这个线索,我又查了活动的网络连接,果然找到一个可疑的 IP。继续深挖,发现异常服务对应的程序在进程里居然“隐身”了,像是被杀毒软件干掉或隐藏了。翻了安全软件的日志,也没找到被隔离的痕迹,估计加壳隐藏了进程,要找到只是时间问题,并不难,杀毒不是重点,复盘才是。
( ?# }1 [' D8 o, O3 v2 \& r; K( Q3 F. f/ u& ^7 T8 {
3 n' z$ v) O8 C4 O+ B1 g第五步:注册表“破案”,黑客忘了擦屁股5 @4 ]; I7 m* K' K
不死心,我又钻进注册表,定位到可疑服务的目录。黑客跑路时忘了擦干净尾巴!注册表里残留了线索,指向某个目录,找到这个目录发现自动生成程序又自动删除程序,这说明病毒还在跑,只是藏得深,我远程操作总不能把系统搞崩溃,就能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其实查杀病毒是个很容易的事,但要复盘就没这么容易了。现在的系统相对20多年前安全多了,那时我经常在WIN98 2000 XP 2003上手搓病毒的,一个一个找出来掐死。其实我以前也跟着中国红客混了几天的,天天在网吧搞通宵,等着群主发工具,扫日本的IP,那时有什么朔雪,流光等等,随便给你几个工具,一天都能扫几十台服务器漏洞,一天进个几台服务器很容易,那时的操作系统漏洞太多,后来被公司老板发现把我狠狠的骂了一顿,这个是要吃牢饭的,再就没沾边了,所以这些道道我多少还是懂一点的。高手来无踪去无影,一般不会留痕迹,也不会轻易动你什么东西,走的时候一个批处理把用过的程序全部删除掉,还不过回收站的那种。这个财务小姐姐碰到的是个网络诈骗犯,警察要立案的话,应该不难抓到人。当然这个IP可能只是个肉鸡,一个跳板,多跳几次,基本上无解,你总不能跑到海外人家的服务器上去查日志吧。
) L( L8 Z5 _: E/ c/ l/ e; J( n: s E0 k
1 j/ e+ N* Q* S$ [( L) `0 {8 y! x' F
$ ?$ b5 L! F9 Q0 a# P注册表找到蛛丝马迹 定位文件位置
W) K# U- k$ u6 B. k : e) U. l @) [9 s2 F3 D: U
$ J) h# \, U; b. B
确定到某个程序
, j& y) {: Z# V; ^第六步:保全证据,报警待援
. k4 v& d9 R+ A0 i; I L我的首要目标已经达成:证明这锅不是我的! 但问题还没完,病毒还在,客户电脑不能继续当“定时炸弹”。我赶紧让财务小姐姐把日志打包发给我,妥妥保存——这可是“呈堂证供”。然后拔掉网线关机。9 l$ O1 }( Z0 H- o9 v
我建议她立刻报警,毕竟黑客入侵不是小事。出去的 IP 和端口我都帮警察找好了,这台电脑留作证据,明天再送一套新系统过去,彻底解决问题。
: n: N0 b7 o8 n: ]
4 |; G8 p$ m$ V7 v& k& X一个是WINDOWS日志 一定要保存好 & P) }7 L/ E' @0 k5 |
- s* l- S5 x( e z: a一个是定位的程序的日志,这货居然还留有日志,入侵者走的时候没清掉
$ x$ c! w) B" E) p# C, p+ R- ~6 ^尾声:群链接惹的祸?, ^& | u! e; o" t
最后网上查了一下这个文件,发现四月别人也有相同的案例,估计就是 4 月 29 号点了个微信群里的链接,下载运行了,360无法查杀,之后电脑就有点不对劲了,不少恶意程序可以免杀躲过大部分安全软件,估计就是那时候中了招,白天财务一直在使用电脑,入侵者没敢远程操作,只敢中午判定财务午睡了才敢操作,下班又关机了,他又联不上,但这次的“新型病毒”显然有点狡猾。3 C- Q( [1 W0 y! D3 S9 L7 K
' _- P2 D6 z3 K8 a/ _ D: E9 j+ \) ]
. I% _+ P5 m4 B/ Z! W( Y7 @# i, a, K' f; v. m/ b8 P
) L: Y- }+ M3 l4 M/ m& N' \/ `0 \8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