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blog.axound.com/?p=139" rel="prev">超主觀! 舊片影評- 十月圍城</a>
3 ]2 [* `4 A( S' J. p `<div class="alignright"><a href="http://blog.axound.com/?p=155" rel="next">請致敬- 多重開機 FREENAS?WinXP?Linux同時存在於一個硬碟上了…</a> ?</div>
; Y& m! Q' ~3 _+ L. w4 ^ f<div id="post-146" class="post">
6 Z, a" ~8 H7 U" W9 {<h2>FREENAS 小丿步</h2>
) T3 c% C \; `* R* d<div class="entry">8 v% o* Z2 I" N3 H4 j* D: T' f# |
<p>FREENAS這套東西我也是用了好久了…<br/>但長久以來困擾我的幾個問題終於在前些日子得到解決,</p>
7 M" C( a B, x2 u" ~: C<p>我相信島內一定很多人在FREENAS上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br/>但礙於是免費軟體,所以也就將就著用了…<br/>而以下是我使用FREENAS時的一點心得,</p>. S4 D+ u- Y3 m, `
<h3><span id="more-146"></span>檔案格式的掛載問題:</h3>
, b% O) L$ n% z& V" R; ^<p><span style="COLOR: #800000"><strong>UFS (GPT and Softupdate) 、UFS</strong></span></p>6 b/ o$ z; `8 w9 R) [
<p>早期開始摸索FREENAS的時候,用的就是UFS (GPT and Softupdate),<br/>這種格式似乎很優秀,停電或不正確關機後資料的損毀機率很小,<br/>速度也很快的樣子,也不會有單一檔案4GB的限制,<br/>只是系統需要保留的空間很大,會浪費不不少空間,<br/>但如果真能對速度有幫助的話,那也值得,<br/>對我來說<strong>UFS (GPT and Softupdate) </strong>也不是沒有缺點,<br/>似乎是因為加密過的關係,沒辦法在WINDOWS下透過外掛工具來掛載.<br/>而且在最近幾次想把硬碟做成UFS (GPT and Softupdate)將就用時都會遇到無法掛載的問題。</p>+ c: u" W& |( f2 j5 D' ]5 r
<p>UFS的部份,要格式化成標準的UFS格式,除了用UNIX系統外,<br/>只剩下MAC OS了,但我用一台POWER BOOK G4 外接USB的方式在FORMAT硬碟的時候,<br/>速度之慢,讓我直接放棄,而我也不想另外花錢買火線外接盒來處理就是了。</p>
' |! K6 o7 Y0 D. Z* P- n<p>至此原本想說用UFS格式來建立的不死 FILE SERVER 也只好放棄。</p>
: p* R) e4 d- N<p><strong><span style="COLOR: #800000">NTFS、FAT32</span></strong></p>0 Y$ [" n8 R& u( R
<p><strong></strong><span style="COLOR: #800000"><span style="COLOR: #000000">要想在WINDOWS下正常切可靠讀存取硬碟內的資料,</span></span>無疑的<span style="COLOR: #800000"><span style="COLOR: #000000">是最好的選擇</span></span><strong></strong><span style="COLOR: #800000"><span style="COLOR: #000000">。<br/>無</span></span>單一檔案4GB的限制,系統保留空間小,但因為授權的問題要FUSE來在FREENAS掛載,這個原因除了會多吃很多記憶體外,</p>
, z7 E& E8 C# w& @2 j3 l& `<p>還造成了三個相當嚴重的問題;<br/>1.存取速度太慢,1Gb的網芳環境下只有2X MB/S的速度。<br/>2.本地端RSYNC後的結果會造成當機或檔案備份不全。<br/>3.不正常關機會造成掛載失敗,需經過WINDOW的磁碟檢查工具處理後才能再掛載成功,硬碟內資料會不會損失則不清楚,可能是因此一些小檔案我沒發現也不一定。</p>
/ e! O, Y; |& \' J8 C V4 m<p>FAT32,因為單一檔案4GB的限制,我並未在FREENAS上用過這種格式,<br/>查過一些資料,因為不用透過FUSE,所以在存取速度上似乎會比NTFS好很多<br/>至於停電或不正確關機後資料的損毀程度與本地端RSYNC,因為沒用過所以不知道。</p>+ P0 Q& `# {" W* x8 o" L9 c
<p><strong><span style="COLOR: #800000">EXT2、EXT3</span></strong></p>
: P% }9 U; G) P" }2 o6 O<p>實際上,FREENAS內並沒任何文字與功能有明確提到支援EXT3,<br/>但就有使用過LINUX的人來說,能掛載EXT2格式的硬碟,<br/>用EXT3也沒有問題,只是有些功能沒有用到,並不影響存取。<br/>且實際上EXT3也的確能在FREENAS上使用,<br/>FREENAS也有內建將硬碟格式化EXT2的工具,<br/>但眾所皆知的是,EXT2有單一檔案2GB的限制,2GB? 怎麼用啊?所以只好動腦袋到EXT3上,</p>
% q# E% v" w. V2 T% A3 h! k* ?<p>但其實FREENAS內就已經提到過了,使用EXT2、EXT3、NTFS、FAT32等格式可能會造成錯誤,<br/>所以實際掛載EXT3格式後,還是遇到了單一檔案2GB限制的問題,<br/>這個問題讓我半放棄了好久,只能將就用EXT2好一段時間,<br/>直到前一陣子死不了心,用GOOGLE查了一下,<br/>在FREENAS的官方論壇內找到了解決之道,</p>
6 h# m1 l# B5 H% T4 Y<p>若在之前我都是用PATITION MAGIC之類的軟體將硬碟格成EXT3,<br/>這是標準的EXT3格式,但不能在FREENAS上正常使用。<br/>解決的方式就是用LINUX的系統或LIVE CD等,用終端機來格式化硬碟,<br/>之所以指定要用終端機的原因,<br/>是因為圖形界面的硬碟工具並沒有辦法指定出能在FREENAS上使用的參數,<br/>不過圖形界面的硬碟工具可以幫助辨認要格式化的硬碟裝置代號,以及預先分割硬碟,</p>
$ d4 `( ^6 r. v<p>root權限下或用sudo的方式</p># b2 l8 @1 z' C0 [
<p>mkfs.ext3 -I 128 /dev/sdxx</p>. ~ E$ i' Y8 G3 `) w
<p>也就是將硬碟裝置代號sdxx格式化成ext3, -I 切記為大寫,這樣才能強制指定inode為128byte的方式(標準ext3為256byte),然後掛載到freenas上,傳輸測試一個7GB的檔案成功,速度在45~48 MB/S (無RAID)<br/>至此使用EXT3時只需要注意的是不正常關機後的CHECKFORCE ,硬碟空間也會多吃掉一些,並且最好要先分割過硬碟(LINUX下可不經分割而直接格式化使用,而需分割的原因,後續會提到)</p>
: m. l& X2 H! I) [% j5 [* T8 l<p><span style="COLOR: #800000"><strong>ZFS</strong></span></p>2 F' p v" S/ v
<p>號稱最強的硬碟碟檔案格式,FREENAS的開發團體也是大力支持,<br/>檔案大小限制、傳輸速度、不正常關機等一些數據讓我也很想用看看,<br/>但網路上能找到的資料都是用多顆硬碟掛成一組POOL,對於我這雞蛋保全主義者來說,是不可能的…<br/>單一個硬碟做一個POOL的中文範例我沒找到過,<br/>而自己摸索的結果並沒有做成功,當然也感受不到其強大,<br/>所以在出現單一個硬碟做一個POOL的中文範例前,我是無緣使用ZFS了。</p>/ A1 i3 d& ?9 b
<h3>省電的NAS與雙系統:</h3>, \+ ]) J3 n! O5 }1 \
<p>不使用一般硬碟的原因,除了要求最低耗電外,我只想單純的當網路硬碟使用,<br/>不說什麼WEB或資料庫,連P2P跟MEDIA SERVER都不想掛上去,把當機的可能因子盡量消除。<br/>資料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工作就交給其他的電腦做處理就好。</p>& p! L5 v4 T4 n
<p><span style="COLOR: #800000"><strong>CF轉IDE</strong></span></p>
# W0 M# f; ?2 ]3 [; P<p>為盡可能低耗電,除了備份用的因用途與C/P值的關係,<br/>用了一個綠標的3.5吋硬碟,其他的硬碟都是用2.5吋的,</p>
+ X Q+ W/ C y<p>為考慮FREENA的系統安全與開機速度的關係而不用USB 隨身碟並改用CF卡,<br/>CF透過轉卡轉到IDE介面上時,開機速度滿快的,且因為是在機殼內,<br/>不太會出現誤拔USB隨身碟而造成災害的情況發生,<br/>而且,用雙轉卡的話,還可以再多裝一個備用系統。</p>& j3 k' R1 R& \3 c2 ]
<p><span style="COLOR: #800000"><strong>WINDOWS2000 、WIN XP</strong></span></p>
& j4 g# O% [& x* ^9 G, h<p>其實到了前面,只要設定好本地端RSYNC後,這台FREENA就沒有什麼使用上的問題了。<br/>可是用RSYNC每天或每週在三更半夜備份資料後,資料就萬無一失了嗎?<br/>而且很多資料可能是一些紀錄或作品,雖然已經是交稿收了錢或已經過期了,<br/>旦還是得留下來備份的,可是根據垃圾桶理論,硬碟有多大,就會塞多少東西。<br/>而我想到的解決的方式就是燒到光碟上,然後放到有溼度控制的櫃子裡。<br/>問題來了,透過網芳抓檔案來燒? 速度既慢(DVD是OK,可是BD的話..)<br/>又會造成網路環境的LOADING 過重,且要多開一台電腦,<br/>這時候恨不得FREENAS本身支援燒錄功能了,</p>) J& k& a4 t4 X2 x
<p>我的解決方法是加一套WINDOW系統上去,雖然我沒採用WINDOWS來做網路硬碟的系統,但WINDOWS上方便的小工具不少,尤其是燒錄軟體,速度比LINUX版的快,且易取得新版的,<br/>我選擇的是WINDOWS2000這套已在2010年6月被微軟放棄支援的系統,<br/>之所以不用XP,是因為會有系統虛擬記憶體的問題,要安裝在4GB的空間內,<br/>裝是能裝,但每次進到桌面都要看到錯誤訊息也是很煩,買8G的CF卡來裝又太浪費。</p>
) M. D$ e& O- ?8 _5 S; @3 ^<p>用WIN2K也不是沒有問題,至少WIN2K不支援安裝在CF卡或是MICRO DRIVER,必須先安裝在一個普通硬碟上(我是先切割4GB空間,也許不用這樣作也可以),然後用TRUE IMAGE將WIN2K系統包括MBR的部份備份成影像檔<br/>(TRUE IMAGE可以支援EXT3格式硬碟,但不建議),然後把一張4GB 的CF卡<br/>裝到CF轉IDE-雙轉卡上的另一卡槽,重開機確定兩張CF卡都有抓到後,<br/>BIOS內預設的第一個開機順序是FREENAS所在的那個CF卡。<br/>(MICRO DRIVER 會強制雙卡轉卡只抓得到MICRO DRIVER那顆,另一個CF會抓不到)再將先前備份的WIN2K系統還原到4G的那張CF卡上,接下來就需要主機板的開機支援了。</p>2 @6 T: f; C, ^, A" [* t& D
<p>比較新的主機板有支援開機POST時指定選擇哪一個硬碟開機,例如我用這台在POST階段按下F12,<br/>就可以在我需要的時候,指定這次的開機是用W2K的那張4G卡開機,然後處理我要的工作如燒錄,若主機板沒支援的話,也可以把轉卡上MASTER/SLAVE順序指定 JUMP拉線出來做成一SWITCH,在開機前選擇要用來開機的那張CF卡。</p>
3 [4 K7 u/ Y7 }* ?: V F: f<p>有幾點需要注意,<br/>1.早先安裝WIN2K於普通硬碟時的硬體環境最好是要跟之後用的硬體一樣,<br/>以免WIN2K開機後因硬體不同而出現藍底白字的狀況。<br/>2.CF卡屬FLASH MEMORY一種,有讀取壽命的限制,要想跟硬碟一樣的讀取壽命有相當的困難,<br/>最好能夠在WIN2K已裝好所有的更新檔以及所需要的工具軟體,然後再備份一個影像檔出來存放,以備不時之需。<br/>3.WIN2K在CF卡上時開機的速度超快,但實際上若不沒是要做燒錄備份的工作或是掃瞄、修正硬碟的話,沒必要常啟用WIN2K的系統,免得降低CF卡的壽命。<br/>4.不要在WINDOWS下寫入資料到EXT3的硬碟,雖然我也沒試過,不過我也不想試,天知到會出現什麼事。</p>0 }5 `3 `" ~8 ?& B6 }2 N. Z
<p><span style="COLOR: #800000"><strong>IFS、WINALLFS與Ext2Fsd</strong></span></p>
) F# H# ~3 |, r* G5 c5 o- h<p>WINDOWS下有幾種可以掛載EXT2、EXT3的工具,<br/>這時要注意到WINDOWS不支援掛載沒分割過的硬碟,<br/>沒有工具程式可以在不影響硬碟內的資料作新的分割。</p>
0 q- V% q* O5 U. Y" Y<p>IFS是最常見到的一種,資源吃得少,使用也簡單,相對的額外功能不多,且有中文相容性的問題。</p>. p6 F P8 g1 e3 M6 O' [
<p>WINALLFS的功能性不錯,不過我沒深入使用過,記得是為了UFS才去試用看看,<br/>結果FREENAS格式化後的UFS有加密,WINALLFS讀取不能,我也就沒再試過中文相容性的部份了。</p>' T) ~2 r) r2 a7 P; q1 e' s4 b
<p>Ext2Fsd我覺得是最好用的,不過資源吃的較IFS多一點,雖然是功能較覆雜的英文界面,<br/>但可以設定文字編碼,調成UTF8後,EXT3硬碟上的檔名都能正常顯示,<br/>還有就是可選擇掛載成唯讀或可讀寫的功能,<br/>唯讀狀態下就可以讓我完成燒錄的工作且不怕影響到硬碟內的檔案了。</p>+ A6 ?. G5 F( C, c
<p>以上完結~~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人</p>
) T( e6 B5 [$ s' Z<p> </p>& ^3 x7 S% N+ k* y- L
<p> </p>, E2 ~3 R2 ?+ Z+ V$ V* U/ E
<p>出处:<font face="Verdana">http://blog.axound.com/?p=146</font></p></div></div> |